淮南市人民政府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基金监督

淮南市2024年社保基金收支分析

发布日期:2025-04-28 15:49    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2024年淮南市人社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各项目标任务,压实主体责任,大力推进参保扩面,不断完善经办流程,圆满完成重点任务和各项日常工作。社保基金工作运行平稳,基金运行状况良好。

一、全市社保基金总体基本情况

淮南市社保基金总收入1941513.55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198952.3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53501.05万元),比去年同期1826924.57万元增加114588.98万元,同比增幅6.27%,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357753万元、机关养老保险251584万元、工伤保险62609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24773.18万元、失业保险44794.37万元。

淮南市社保基金总支出1897132.67万元(其中:上解上级支出652705.07万元),比去年同期1729643.78万元增加167488.89万元,同比增幅9.68%,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374900万元、机关养老保险267424万元、工伤保险90874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19143.76万元、失业保险44790.91万元。

2024年淮南市社保基金收支情况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险种

总收入

参保人数

保费收入

总支出

发放人数

保费支出

结余

预算数

实绩数

完成率

预算数

实绩数

完成率

 

1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1357753

436832

515010

517201

100.43%

1374900

228824

813570

802993

98.7%

-17147

2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

251584

60923

146941

147544

100.41%

267424

49189

264372

265564

100.45%

-15840

3

工伤保险

62609

391653

35389

34410

97.23%

90874

7859

31410

31441

100.1%

-28265

4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224773.18

1493365

72897.98

125542.60

172.22%

119143.76

519093

116134.10

118975.43

102.45%

105629.42

5

失业保险

44794.37

296973

26049.07

28225.02

108.35%

44790.91

5232

5499.34

5479.56

99.64

3.46

6

合计

1941513.55

2679746

796287.05

852922.62

 

1897132.67

810197

1230985.44

1224452.99

 

44380.88

 

淮南市当年结余85167.79万元,年末累计结余601578.67万元。

二、全市社保基金收支具体情况

(一)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收入方面:2024年我市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357753万元,完成全年预算1366935万元的99.33%,比去年同期1287143万元增加70610万元,同比增长5.49%。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436832人,缴纳本年保费人数346593人,基金总收入1357753万元,其中:①基本养老保险保费收入517201万元,比去年同期495912万元增加21289万元,同比增长4.29%。主要原因是:由于严格执行《关于发布2024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的通知》,调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②上级补助收入809181万元(主要是:省社保局下拨的企业养老省级统筹备用金。),比去年同期757724万元增加51457万元,同比增长6.79%。主要原因是:基本养老保险支出连年增加,省社保局下拨的企业养老省级统筹备用金随之增加。③利息收入2252万元,比去年同期833万元增加1419万元,同比增长170.35%。主要原因是:今年有凤台县定期存款到期解付的利息。④其他收入2060万元(其中:617万元为滞纳金,1443万元为追回多领以前年度的养老金),比去年同期1396万元增加664万元,同比增长47.56%。主要原因是:追回多领以前年度的养老金增加。⑤转移收入22591万元(主要是:跨省跨制度人员办理转移业务产生),比去年同期28500万元减少5909万元,同比下降20.73%。主要原因是:本年跨省跨制度人员办理转移业务减少所致。⑥财政补贴收入4468万元(主要是:财政上解调标资金地方财政应承担部分),比去年同期2779万元增加1689万元,同比增长74.11%。主要原因是:今年按照省里下发的文件执行。  

支出方面: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1374900万元,完成全年预算1391839万元的98.78%,比去年同期1301512万元增加73388万元,同比增长5.64%。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发放人数228824人,基金总支出1374900万元,其中:①基本养老金支出802993万元(含丧葬抚恤补助支出22012万元),比去年同期750708万元(含丧葬抚恤补助支出24871万元)增加52285万元,同比增长6.96%。主要原因:连续多年增加退休人员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呈刚性增长,增长幅度较快。②转移支出5811万元(主要是:本年跨省跨制度人员办理转移业务所致),比去年同期5589万元增加222万元,同比增长3.97%。主要原因是:本年跨省跨制度人员办理转移业务增加所致。③其他支出1321万元(为退回以前年度养老保险费),比去年同期1629万元减少308万元,同比下降18.91%。主要原因是:退回以前年度养老保险费减少。④上解上级支出564775万元(主要是:上缴省金库的征缴收入和财政专户上解的调标补助及结余),比去年同期543586万元增加21189万元,同比增长3.9%。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今年实际上缴省金库的征缴收入和财政专户上解的调标补助增加所致。 

  结余方面:当期收支结余为-17147万元,年末累计滚存结余7758万元。

(二)机关事业养老(市级统筹)

收入情况:2024年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51584万元,完成全年预算 251373万元的100.08%,比去年同期279692万元减少28108万元,同比下降10.05%。全市机关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60923人,缴纳本年保费人数57434人,基金总收入251584万元,其中:①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147544万元,比去年同期160552万元减少13008万元,同比下降8.1%,主要原因:(1)2023年参保单位缴纳了以2022年1月至10月基础绩效奖为基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根据省人社厅要求,2023年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纳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缴费基数增长导致保费收入较高。②财政补贴收入101276万元(中央财政补贴收入32465万元,地方财政补贴收入68811万元),比去年同期112852万元减少11576万元,同比下降10.26%。主要原因是:2023年底结余66608万元,资金充裕,在保障待遇及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安排财政补贴资金减少。③利息收入625万元,比去年同期592万元增加33万元,同比增长5.57%。主要原因是:财政专户上年末结余较多导致2024年利息增加。④转移收入2067万元(主要是:本年跨省跨制度人员办理转移业务所致),比去年同期5640万元减少3573万元,同比下降63.35%。主要原因是:本年跨省跨制度人员办理转移业务减少所致。⑤其他收入73万元(其中:51万元为追回退休人员以前年度待遇支出,22万元为滞纳金),比去年同期56万元增加17万元,同比增长30.36%。主要原因是:追回退休人员以前年度待遇支出增加。

支出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267424万元,完成全年预算266529万元的100.34%,比去年同期240941万元增加26483万元,同比增长10.99%。全市机关养老保险金发放总人数49189人,基金总支出267424万元,其中:①基本养老金支出265564万元,比去年同期240516万元增加25048万元,同比增长10.41%。主要原因:一是正常退休人数增加,二是月人均养老金增加,三是调整退休人员待遇。②转移支出1858万元(主要是:本年跨省跨制度人员办理转移业务所致),比去年同期426万元增加1432万元,同比增长336.15%。主要原因是:本年跨省跨制度人员办理转移业务增加所致。③其他支出2万元(凤台财务系统生成的协助代扣),比去年同期0万元增加2万元,主要原因是:凤台财务系统生成的协助代扣。

  结余方面:当期收支结余为-15840万元,年末累计滚存结余50767万元。

(三)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收入方面:2024年我市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62609万元,完成全年预算66891万元的94%,比去年同期35152万元增加27457万元,同比增长78%。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91653人,缴纳本年保费人数391653人,基金总收入62609万元,其中:①工伤保险费收入34410万元,比去年同期34526万元减少116万元,同比下降0.34%。主要原因是:淮南矿业集团工伤保险费收入占全市比重较高,2023年其保费收入占全市保费收入比重高达50%,其费率的变化对全市工伤保险费收入影响较大,2023年1-3月,其工伤费率为2.85%,从2023年4月起下调至1.9%,这就导致2024年工伤保险费收入同比下降。②利息收入52万元,比去年同期608万元减少556万元,同比下降91%。主要原因是:2024年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结余资金上解,导致利息收入大幅减少。③其他收入41万元,其中:滞纳金收入5万元,跨年度追回工伤保险待遇36万元。比去年同期18万元增加23万元,同比增长127%。主要原因是:2024年跨年度追回待遇较多。④上级补助收入28106万元,去年同期无上级补助收入,因为2024年工伤保险开始省级统筹。 

支出方面:工伤保险基金总支出90874万元,完成全年预算99409万元的91%,比去年同期35261万元增加55613万元,同比增长158%。全市工伤保险待遇享受人数7859人,基金总支出90874万元,其中:保费支出(①+②+③+④)①工伤保险待遇支出31294万元,比去年同期29869万元增加1425万元,同比增长5%。主要原因:近两年工伤事故发生较多,且我市工伤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加大,企业和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②劳动能力鉴定支出35万元,比去年同期27万元增加8万元,同比增长29%,主要原因:2024年工伤发生率较高,工伤人数较多。③工伤预防费用支出110万元,比去年同期220万元减少110万元,同比降低50%,主要原因:工伤预防项目2024年未验收完毕,待2025年验收合格后支付尾款110万元。④其他支出2万元,为以前年度工伤保险费退回。⑤上解上级支出59433万元,比去年同期5145万元增加54288万元,同比增长了1055%,因为2024年工伤保险开始省级统筹,上解了结余资金、工伤保险费以及滞纳金收入。

  结余方面:当期收支结余-28265万元(扣除上级补助收入、上解上级支出,当期收支结余3062万元),年末累计滚存结余4253万元。

(四)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

收入方面:2024年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24773.18万元,完成全年预算194452.24万元的115.59%,比去年同期180804.87万元增加43968.31万元,同比增长24.32%。全市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93365人,缴纳本年保费人数704037人,基金总收入224773.18万元,其中:①个人缴费收入125542.60万元,比去年同期78514.66万元增加47027.94万元,同比增长59.90%,主要原因是:我市2024年加大保费收缴力度,提高缴费档次,发挥宣传引导作用,积极动员群众缴费,且业务系统开通对已缴费历史年度提档补缴功能,补缴资金大幅增加。②财政补助收入93208.38万元(主要是:基础养老金补贴和个人缴费补贴),比去年同期83511.41万元增加9696.97万元,同比增长11.61%。主要原因是:相较于2023年,2024年各级补助资金陆续到位,财政以先预拨后清算的方式,于2024年12月进行清算,故财政补助收入有所增长。③利息收入5211.03万元,比去年同期13642.40万元减少8431.37万元,同比下降61.80%。主要原因是:因2023年我市部分大额银行定期存款到期,且有利息收入,导致本年同期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④委托投资收益11562.76万元,比去年同期4082.12万元增加7480.64万元,同比增长154.57%。主要原因是:参保缴费金额增加。⑤其他收入182.86万元,比去年同期395.75万元减少212.89万元,同比下降53.79%。主要原因是:2023年我市继续处理“疾控民政火化数据”和“长期停发待遇人员数据”,2024年冲销了部分2022年毛集区稽核挂账资金,故其他收入低于去年同期值。⑥转移收入489.09万元,比去年同期658.50万元减少169.41万元,同比下降25.73%。主要原因是:转移具有不确定性,因2024年办理转移人数较2023年降低,导致转移收入从658.50万下降至489.09万。

支出方面: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119143.76万元,完成全年预算116373.95万元的102.38%,比去年同期100045.49万元增加19098.27万元,同比增长19.09%。全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数519093人,基金总支出119143.76万元,其中:保费支出(①+②+③)①基础养老金支出104643.78万元,比去年同期87300.26万元增加17343.52万元,同比增长19.87%。主要原因:2024年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20元,基础养老金支出增加。②个人账户支出12501.62万元,比去年同期10454.18万元增加2047.44万元,同比增长19.58%。主要原因:2024年到龄提档缴费人数增加,导致个人账户支出增加。③丧葬支出1830.03万元,比去年同期2090.85万元减少260.82万元,同比下降12.47%。主要原因:2024年较2023年死亡人数下降,导致丧葬金支出减少。④转移支出168.33万元,比去年同期200.19万元减少31.86万元,同比下降15.91%。主要原因是:我市2024年积极宣传参保缴费,选择办理转移参加职工保险的人数减少,导致转移支出较上年下降。

  结余方面:当期收支结余105629.42万元,年末累计滚存结余580191.59万元。

(五)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收入方面:2024年全市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44794.37万元,完成全年预算41981.86万元的106.70%,比去年同期44131.70万元增加662.67万元,同比增长1.50%。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6973人,基金总收入44794.37万元,其中:①失业保险费收入28225.02万元,比去年同期26990.05万元增加1234.97万元,同比增长4.58%。主要原因是:2024年调整缴费基数并进行补缴,保费收入增加。②利息收入26.61万元,比去年同期175.66万元减少149.05万元,同比下降84.85%。主要原因是:2023年末财政专户结余资金全部上解,导致今年财政专户利息较低。③其他收入95.29万元(其中:滞纳金18.04万元,追回往年失业待遇77.25万元),比去年同期220.30万元减少125.01万元,同比下降56.75%。主要原因是:去年保费收入滞纳金较大。④上级补助收入16214.05万元(主要是:省社保局拨付的失业保险备用金),比去年同期16666.83万元减少452.78万元,同比下降2.72%。主要原因是:技能提升补贴发放数小于上年。⑤转移收入233.40万元,比去年同期78.86万元增加154.54万元,同比增长195.97%。主要原因是:今年失业保险关系累计转回的人数较同期多。

支出方面:2024年失业保险基金总支出44790.91万元,完成全年预算44831.38万元的99.91%,比去年同期51884.44万元减少7093.53万元,同比下降13.67%。全市失业保险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232人。基金总支出44790.91万元,其中:①失业保险金支出5479.56万元,比去年同期5022.97万元增加456.59万元,同比增长9.09%。主要原因:领金人数同比增加。②医疗补助支出1143.35万元,比去年同期1019.44万元增加123.91万元,同比增长12.15%。主要原因:领金人数同比增加。③稳岗补贴支出7717.03万元,比去年同期7105.84万元增加611.19万元,同比增长8.6%。主要原因:2024年度劳务派遣类单位纳入享受稳岗返还政策范围,且返还资金较多。④其他费用支出15.98万元(主要是:价格临时补贴支出),比去年同期265.86万元减少249.88万元,同比下降93.99%。主要原因是:今年求职补贴和一次性创业补贴支出政策停止发放。⑤技能提升补贴支出1701.65万元,比去年同期2780.15万元减少1078.5万元,同比下降38.79%。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由于2023年同期申领人数较多,另一方面是2023年发放的技能提升补贴支出包含2022年末审核未发放的技能提升补贴。⑥其他支出125.02万元(其中:一次性扩岗补助123.4万元,退参保单位往年误报错报失业保险费1.62万元),比去年同期526.81万元减少401.79万元,同比下降76.27%。主要原因是:今年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政策停止执行,导致当年支出较小。⑦上解上级支出28497.07万元(主要是:失业保险费收入和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上划),比去年同期35097.05万元减少6599.98万元,同比下降18.8%。主要原因是:2023年财政专户失业保险基金上划资金较大。⑧转移支出111.25万元,比去年同期66.32万元增加44.93万元,同比增长67.75%。主要原因是:失业保险关系累计转出人数较多。

  结余方面:当期收支结余3.46万元,年末累计滚存结余2989.07万元。

三、我市基金管理分析

(一)社保参保扩面有序推进。2024年,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在职参保人数分别达 43.68万人、29.69万人、39.16万人,全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9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49.34万人。为扩大参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我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参保扩面”为重点,开展全民参保攻坚行动,深入实施全民参保“数据找人计划”,与税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开展数据共享比对,做好系统参保数据更新,动态掌握企业用工及参保情况,针对性开展“一对一”服务指导。同时,精确筛选新增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针对重点目标人群开展靶向扩面,促进扩面征缴。

(二)社保经办服务不断优化。我市印发《淮南市参保职工退休一件事联办方案》,实现养老、医保、公积金等高频业务一次办结,线上线下全程网办。快速推进社银合作“就近办”,实现网点建设全覆盖。通过与徽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凤台农商行等11家银行签订协议,目前已有397个网点已完成网点平台建设,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一站式”多元化服务新体验。针对以往部分单位因历史遗留原因造成的养老保险断缴补缴等情况,通过不断优化养老保险补缴经办流程,办理事项“一次性告知”制,2024年全市共审核受理养老保险断缴补缴业务530人,进一步保障了参保群众权益。

(三)疑点数据核查持续进行。2024年,按照省人社厅统一部署,全市各社保经办机构对部、省两级下发的疑点数据和预警数据开展深入核查,通过系统比对、档案核对、部门协查等方式,对每一条数据深入分析核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问题。2024年,我市累计核实部、省级疑点数据817条,查明违规126人,追回92人,违规金额64.94万元,追回金额57.4万元,追回率88.39%。

(四)兜牢民生底线持续加强。2024年,我市为5.3万名特殊人群代缴养老费757.76万元,确保困难群体参保代缴全覆盖。向2.87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4980.56万元,兜牢困难人员底线。兜牢困难人员底线,为5.51万名特殊人群代缴养老费786.98万元。

(五)社保基金监管不断强化。2024年,全市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印发社保基金疑点数据核查经办流程,修改完善社保机构内控办法,严格社保基金要情报告制度,定期汇总分析研判全市基金安全形势,评估基金管理运行风险。同时,在单位门户网站专栏设置基金监督板块,公开市、县(区)举报信箱、市级12333举报热线和县(区)举报电话,公开《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暂行办法》。2024年,全市共受理社保基金举报投诉案件4件,移送公安部门社保基金相关违法案件2件,追回社保基金4.8万元。

(六)重大改革事项稳步有力。紧盯国家和省市要求,紧盯改革节奏,平稳启动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积极做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全市25.69万人调待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位。试点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提升。率现完成工伤保险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试点,系统正式上线当日成功办理了我省首例工伤异地就医事项。

(七)基金委托投资运营如期完成。自2019年起,根据省厅部署安排,在全省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城乡居保基金)投资运营工作。2024年,我市按照省级要求,经市财政局汇总后统一划转到省财政厅,再由省财政厅统一划转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

全年完成归集划转基金6.14亿元。

(八)社保宣传力度持续加大。依托门户网站、“淮南人社”“寿县人社”等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宣传社保相关政策;线下紧密结合“社保服务进万家”、“春风行动”、“三公里”就业圈建设等活动,进行政策宣传。同时,成功举办2024年淮南市“社保服务进万家”宣传周活动,活动宣传期间,深入“四进”等场所60余个,开展宣传活动50余场,派出工作人员600余人次,服务群众6000余名,印制发放宣传资料9000余份。

四、基金管理下步安排

1、积极推进社保巩固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化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和欺保骗保集中整治行动,采用经办机构交叉互查、基金管理风险排查、重点业务专项检查、社保基金审计等方式,大力开展重点领域重点业务专项整治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加强督导调度,清单化闭环式推进问题整改,全面堵塞社保基金监管漏洞。

2、持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通过开展观看警示教育片、沉浸式教育等多形式的方式,深化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说法,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警示干部,教育引导社保工作人员强化法纪红线意识,进一步树牢“抓基金安全是本职、抓不好基金安全是失职、不抓基金安全是渎职”的意识,切实把基金管理工作抓好,把基金安全形势维护好。

3、健全完善经办内控机制。坚持依法监管、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推动,加强监督管理,明确工作责任,持续完善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监管体系,强化制防工作机制,根据经办业务起草制度,加强对基金管理运行全领域全链条全过程监管,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侵害基金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各项社保基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4、强化政策宣传引导。针对违规领取人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强等特点,充分发挥各级人社部门力量,通过电子显示屏、人社微信公众号(网站)以及现场咨询活动等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开展社保基金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保基金政策和欺保骗保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严厉打击各类欺诈骗保或挪用贪占社保基金等违法行为,引导参保人或其家属主动退回违规领取的社保待遇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

5、加强疑点数据稽核。2025年我市将继续严抓稽核工作,在做好省部级疑点数据核实处理反馈的基础上,拓宽数据共享数据比对范围,在原有的企业保参保领取、民政殡葬死亡火化数据的基础上,力争将机关保参保领待、失业及工伤待遇领取、卫健医院死亡、医保缴费等数据列入比对计划,多方位查找冒领多领社保待遇疑点人员。

6、推进基金监管系统运用。通过“金保工程二期”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信息系统应用,按月筛查下发预警数据,按季度调度进展情况,切实提高监督检查的规范化、精准度。社保稽核系统的运用加大基金监督规范化管理。通过社保稽核考核系统以及其他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衔接联动,提升系统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功能,共促互补,实现社保业务全流程、全环节、常态化线上监督、智能监管。

7、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定期抽调社保基金业务骨干和财务专家,针对疑点数据的核查、欺保骗保界定范围、追缴流程等,有针对性的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培训和学习,全面提升社保基金工作人员整治欺保骗保专业化能力。

8.强化监督举报管理。积极落实监督举报奖励办法和举报工作管理办法,畅通举报渠道,完善举报处理机制,细化受理、办理、报告、归档等工作流程,鼓励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对欺诈骗取、套取或挪用贪占社保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经查证属实并结案后,按规定给予奖励,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金监督。

9、不断深化社保制度改革。落实延迟退休改革,加强对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做好经办服务的各项准备工作。继续做好全民参保计划各项工作,促进应保尽保。做好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落实工伤康复高质量发展意见。继续深入开展“社银就近办”,重点加强基层社保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扩大覆盖面,真正打造社保经办“15分钟服务圈”。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