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7-12-18 14:53信息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17年以来,市人社局政务公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落实市政务公开办公室的各项要求,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管理、人才建设和劳动维权等领域,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有力推进了人社工作顺利开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领导、统筹推进

始终把做好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切入点和重要抓手,与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局一把手任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局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按照市政务公开政务服务要求,完善政务公开目录、流程、载体和制度建设,规范政务公开业务和技术标准,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局属单位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同时,由局办公室负责政务公开日常工作。二是责任落实到位。制订《2017年淮南市人社局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淮人社秘【2017】93号),局召开专题会议,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做到了程序清楚、责任明确。同时,在局门户网站开辟专栏,落实专人报送信息,及时发布政务公开情况和动态,为保障政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宣传教育到位。充分依托各类大型招聘活动,设立咨询台,放发宣传材料,开展人社政策宣传,提升人社各项工作政策知晓度。自觉把全面公开各项政策和具体要求作为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的首要环节,提升人社系统干部职工政务公开意识,完成331名公务员初任培训,将政务公开内容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其中,增强新录用公务员政务公开意识。共同组织千名公务员旁听庭审活动,“零距离”接受法治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增强了推进政务公开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拓展渠道、深化监督

始终强化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督导,完善网络,扩展途径,更大范围接受社会监督。一是坚持重要事项监督。人事考试实行全程公开,阳光考录。公务员考录方面,坚持“凡进必考”,实行面试考官异地选派,加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媒体记者现场监督力度,做到纪委全程监督;事业单位招聘方面,专业测试异地考官达到100%,体检环节实行考生、医务人员全封闭管理,建立了阳光、透明、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在职称评聘方面,实行社会化和网络化评审,并对参评人员和评审结果实行“双公示”。二是坚持群众评议监督。在媒体和网络上公开社保基金投诉信箱、举报电话、邮箱地址等相关信息,在各经办机构、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的显目位置张挂统一制作的举报投诉公告牌。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受理机制和流程,建立举报投诉基础台账,整合12333热线、市民心声和信访举报等各类资源。

三是坚持新闻媒体监督。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发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类政务信息和服务信息,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等措施,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服务对象的监督。今年以来,先后组织13次政风行风热线,在《中国劳动保障报》、《淮南日报》和《淮河早报》刊登各类政务信息和服务信息310条。四是坚持专业论证监督。涉及医保、工伤鉴定、技术职称等专业性和技术性强的工作,坚持以专家论证、评估为前置程序,进行技术咨询和可行性论证和事后评估监督。2017年度新增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协议管理的医药机构申报,从全市统一的评估人员数据库抽调评估人员,对照评分标准评估,当场打分并反馈申报人,进一步规范了医药机构的服务行为和经营行为。

(三)关注热点、回应及时

以开展人社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为重点,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提升政务公开质量。一是及时回应。局综合门户网站、12333咨询电话、局长信箱、12345市长热线等多平台,提供社保查询、求职登记、政策解答、投诉举报、信息公布等全方位服务。2017年,12345市长热线受理回复1619条,满意率达100%;12333咨询系统共受理合计70087人次,其中人工接听服务50511人次,自动语音服务19116人次,自动留言460条;省委书记、市委书记人民网信箱留言分别办结10条、14条;市民心声回复860条帖子。社保网上综合办事大厅和社保征缴网上经办受理参保、查询等业务达90多万人次,手机APP社保查询、“淮南人社”微信公众号、微博,实现直接通过手机或终端查询各类社保政策和信息。二是规范管理。按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要求,实行权力运行备案,探索建立权力运行痕迹管理制度。相继制定局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社保基金内部监管制度、创业培训管理制度、医保工伤生育定点协议化管理制度以及机关保密、安全、公车管理、财务报销和内控管理等重要业务和日常事务管理制度;相继建立创业培训、医疗保险基金监控系统、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生物识别系统,全面推广运用人事考试网办系统、阳光就业网办系统、就业失业和劳动用工备案系统、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全过程记录、痕迹化管理。三是提升标准。梳理政务公开服务目录、指南,公开群众办事项目类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和政策依据等内容,提高便民、利民效果。依托全市城乡19个街道、46个乡镇、229个社区的“两级服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规范管理、改进服务,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存在问题

我局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和提高:一是存在信息公开发布的深度不够,范围不广;二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保证信息公开工作的持续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工作中,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务公开办公室的工作部署,继续落实“放管服”改革任务的具体举措、有关意见建议,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扎实工作,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我局政务公开水平。

(一)进一步拓展信息公开层面,确保信息公开的及时准确全面。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来抓,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形成政府信息及时更新与发布、网上意见及时处理与反馈的长效机制。各类信息定期发布、更新。切实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进一步加强审核。网络安全不放松,加大监督力度,及时做好公开前的审查工作,防止泄密、错报和误报事件。定期对局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自查,对于不按规定公开有关信息或不及时更新的要进行及时整改。

(三)进一步抓好制度建设。我们将紧密结合本市人社系统信息公开工作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应工作制度。要保障人员、保障经费,建立长效机制,有力推动我市人社系统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再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