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人民政府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综合

民法典宣传专栏|每日科技名词|《民法典》的立法目的

发布日期:2021-05-18 16:46    来源:学习强国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民法典》的立法目的

purpose of civil code

又称:《民法典》的立法宗旨、《民法典》的立法旨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制定《民法典》的社会目的,包括五个方面: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法是权利法,以保护私权为核心要旨,所以《民法典》的首要目的是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其体系构建也以民事权益保护为中心展开。民事主体指民事关系的参与者、民事权利的享有者、民事义务的履行者和民事责任的承担者,即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民法典》是社会关系中民事关系的调节器,其通过调整民事关系进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民事关系指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民法典调整民事关系的核心是调整权利义务关系。

《民法典》对我国经济基础的助推作用,主要通过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实现。具体表现为《民法典》要保护个人利益,同时还要保护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民法典》必须体现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民法典的体例安排,以民事权利为核心的制度架构、增设绿色原则的创举等均体现了中国特色,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阐释了国家的建设目标、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个人的道德指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法典》德法相融的表现,也是《民法典》的内在价值追求。《民法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依存,后者是前者的价值引领,前者是后者的载体,也是公民践行后者的法律保障。(延伸阅读作者: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华 烟台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龙)

    分享到: